

10月30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系列研讨活动——“数字化、智能化变革与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论坛分为主旨报告和对话交流两部分,线上线下相结合,8000余名来自地方有关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与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相聚云端,共议数字化、智能化变革趋势,共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之策。副校长楼晓春,专业建设指导处(双高办)负责人参会。
会上,上海市经信委、江西省虚拟现实产业协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等单位代表分别做主旨和专题报告。
楼晓春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和教育应用展望”对话交流环节作交流发言,他提出在数字化、智能化这种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背景下,技术的发展会带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师资、教学方法、环境的改变,职业院校要回应这些发展中的新命题。另外,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我国产业业态的改变和转移,探索出适应技术发展带来的业态变化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是解决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落脚点。
专家和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数字化、智能化代表了未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双循环”格局的重要动力。职业教育要通过自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带动人才培养规格升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助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变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